大家還記得前幾年谷歌打造 三維地圖 嘗試嗎?谷歌把美國多個城市各個角落的地理位置信息進行采集后整理,用戶可以得到谷歌實景三維地圖的服務,酷炫的用戶體驗引發(fā)全球用戶關注。國內的高德地圖研發(fā)的 三維全景 采集車日前也在北京、上海、廣州、深圳等全國多個城市進行全景、3D數據的采集,筆者日前就親身體驗了一把。
筆者日前參加了2015 極客公園創(chuàng)新大會,在入場口停著一輛高德地圖 三維全景 采集車很扎眼,湊著耳朵去聽了一下高德員工的解說,這輛三維全景采集車外觀不咋地,竟然價值400多萬人民幣,都可以買一輛蘭博基尼了。
說實話,筆者此前長期使用另外一款地圖產品,這并非認同其技術和服務過硬,只是流于用戶習慣。而對于地圖信息是怎么采集的,還不得而知。這次正好趕上高德在活動現場邀請網友體驗信息采集員的過程,筆者親身體驗了一把高德三維地圖的工作原理,大開了眼界。
事實上,不僅是極客公園年會,在虎嗅、WeMedia等多個業(yè)內盛大活動上,都能看的奢華的高德地圖采集車高調的聲影,高德這是在下一盤什么大棋?
三維全景地圖價值
據介紹,目前我國地理信息產業(yè)產值已達2000億元,2020年產值或將超過萬億元,發(fā)展前景很有想象空間,其實這也很容易理解,包括筆者在內的不少用戶幾乎每天都用地圖檢索道路、美食、預約打車、逛商場,找咖啡館等等,地理信息產業(yè)與智能手機一道,已經靜悄悄滲入到百姓尋常生活。
筆者在跟蘭博基尼價值相差無幾的高德三維全景采集車上發(fā)現,該車最值錢的是車載移動測繪系統(tǒng),該系統(tǒng)平臺包括高精度定位定姿POS系統(tǒng)、激光掃描儀與全景相機、工業(yè)相機、工業(yè)化計算機系統(tǒng),整個系統(tǒng)平臺有力的保證了多種信息數據采集的完整性。
工作人員表示,高德三維全景信息采集車可在行駛過程中自動、高精度的記錄地理位置信息,生成360度實景街道圖片,并且一些小的細節(jié)比如路標線、標牌、街邊建筑物甚至井蓋都可以清晰的顯示在地圖中,同時高德還結合了三維全景采集車與航攝技術,可以創(chuàng)建真實的全方位立體測圖,幫助駕駛者了解周邊信息。
通常電子地圖數據采集分為車采和步采兩種:高德車采主要是記錄道路形狀與路網關系,同時獲取道路周圍的餐飲、住宿、購物等用戶感興趣的位置,從而實現對用戶的精準導航;步采就是更加細致地采集興趣點,并添加各類屬性,而那些常年在外驅車采集道路信息的團隊,他們車上裝有攝像頭,街景照片更加直觀。
高德每天抓這些大數據做啥用呢?該工作人員說,一條路上哪里最適合放廣告牌,用戶在哪里的餐飲需求比較密集,高德都可以通過數據分析獲得,對數據的積累越來越多,能獲得的信息也越來越多,運用好這些大數據財富資源,能給用戶和客戶提供更加精準服務和廣告投放資源。
眾所周知,林志玲為高德語音導航提供女聲,而在極客公園年會上,筆者在發(fā)現了大幅郭德綱代言高德地圖的展板,高德語音導航也新增了老郭的聲音,總算讓不少女司機酸葡萄心理總算平衡了點,這也算是另一種福利。
地圖的“上下半身”
此外,高德還在極客公園現場發(fā)布了室內地圖版新品,可為用戶提供建筑物內地圖、室內定位、室內路線規(guī)劃等服務,LBS作為互聯網和地圖兩者跨界融合的產物,非互聯網能力和互聯網能力同樣重要。
阿里巴巴集團UC移動事業(yè)群總裁俞永福現場表示,與傳統(tǒng)地圖一樣,室內地圖同樣涉及到大量精細化數據的采集,高德通過覆蓋全國的專業(yè)數據采集團隊、規(guī)范的室內生產工藝和快速更新機制,不僅能夠展現室內建筑全貌,還能分門別類地展現商鋪、洗手間、ATM等室內細節(jié)。
事實上,早在2014年4月,高德LBS開放平臺就推出室內地圖SDK和靜態(tài)圖API,可提供室內場景瀏覽、樓層切換、室內外地圖切換等功能。對于配備室內地圖的應用,用戶可以在室外就了解到建筑物內的布局和內容,也可以在室內更快捷的找到ATM機、衛(wèi)生間、電梯等設施。
高德新聞稿指出,2013年,高德就開始了對室內地圖的探索,截至目前已經覆蓋了全國一二線城市的超過2000余棟建筑,例如北京的西單大悅城、萬達廣場等標志性建筑。據介紹,用戶只要在高德地圖中搜索建筑物關鍵詞,或者在高德地圖主頁面的“圖層”選項中勾選激活“室內地圖”功能,就能找到支持室內地圖功能的該建筑物,點擊后即能查看具體地圖。
值得一提的是,俞永福著重提到地圖上半身(產品)和下半身(數據)概念,可謂“無數據,不地圖”,依靠高德在地圖數據的優(yōu)勢地位,駕車導航、公交導航和室內地圖構建了完善的地圖產業(yè)生態(tài)鏈。
俞永福認為,地圖數據(下半身)之上的地圖產品(上半身),高德也具備了國內頂尖的競爭力,例如駕車導航、公交導航等核心均處于領先地位,還有本次推出的室內地圖,其覆蓋建筑總數超出主要競爭對手接近一倍,而支持定位、路線規(guī)劃等技術的建筑數量更是遠超對手,體現了擁有數據這個“下半身”支撐的重要性。
自2002年成立以來,高德已開發(fā)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導航電子地圖制作工藝、標準及采集、編輯、編譯和質量保障系統(tǒng),已是國內最大的底層數據提供商之一,與四維圖新共同占據了90%以上的地圖數據市場份額,地圖市場的馬太效應早已形成,后進者已經很難有市場機會,除非能玩出更多新花樣。
高德英文名叫“AMAP”,意為專注做好“一張地圖”。而現在的地圖,早已不再是此前的導航,找路等傳統(tǒng)功能范疇,而是人類未來移動生活的重要載體,而地圖廠商的的各種努力,也給未來市場帶來巨大想象力。
當然,地圖產品要想成功,肯定不能靠傳說中的“互聯網思維”忽悠,而是扎扎實實的大數據,和各種靠譜的LBS產品,以及日趨極致的用戶體驗,地圖廠商們去年各種討好用戶的動作,值得肯定。(完)
轉發(fā)請注明:丁丁貓